在医药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为了控制成本,大批药企纷纷抛售资产。4月20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2025年初至今,药企抛售旗下资产的案例已超10起,尤其4月以来就有4家药企相继宣布转让和出售股权。
4月15日晚,达仁堂发布关于转让参股公司股权的交易公告。企业公告图
据了解,药企转让交易金额从几十万元到几十亿元不等,涉及医药零售、医疗器械、医疗机构等多个赛道的转让。
其中1月2日,上海和黄医药的并购标达到44.78亿。最近的4月15日晚,达仁堂发布公告,拟分别向赫力昂(中国)有限公司、Haleon CH SARL转让所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史克)4.6%股权、7.4%股权。
4月13日,博雅生物拟出让博雅欣和80%股权;4月12日,复星医药拟转让上海复健55%股权。4月10日,莎普爱思拟转让莎普爱思大药房100%股权;3月31日晚,浙江亚太药业拟转让绍兴兴亚药业100%股权……
4月20日,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大健康产业专委会副主任解奕炯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今年以来的多起并购重组案例显示,上市药企正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包袱,巩固自身竞争优势,轻装上阵,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一策略调整有助于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多家药企发布的转让公告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例如,达仁堂在发布的公告中说明,本次交易符合公司聚焦主业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增加公司现金流入,交易获得的资金可用于公司业务扩张。
当前医药行业重构的背景下,药企通过转让非核心资产和生产线,优化资产结构,集中资源于自身优势领域和主营业务,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已成为上市药企的商业运行的共识。解奕炯表示,药企转让资产受政策、产业布局调整及资金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来这一领域的洗牌和行业重构还将更加显著。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