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省级药品挂网共识即将出台,关注五大看点!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4 阅读次数:35
分享

第一看点:是否统一全国差比价!

本周的会议通知中,特别要求,各省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关于药品差比价方面的问题,请形成书面材料,有关方面将统一汇总,并将在会上进行解答。现行的2011版2452号差比价文件至今,仍然活跃在国采、省采、省级挂网的主要原因是,如果没有这份比价文件,从上到下,基本上就没有比价的依据。一个差比规则,各地特色明显,有乘除的、有差比的、有反差的、有正差的、有不差的、有全差的,差与不差,就是一差间的事,对企业价格体系维护的工作来说,则难上加难。同时,现行的差比价在各省的带量采购中被理解得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与规范性,这种给生产经营企业所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成本将极具扩大,造成很多资源的持续浪费。




第二看点:低价豁免后,价格治理是否纠正!

根据第三版挂网共识,相关低价药品可以直接进行豁免价格治理。 口服固体制剂最小单位价≤0.2元、小水针≤1元/支、大输液≤2元/袋、中成药日均费用≤5元的品种,免于价格干预,生物类似药挂网企业≤2家时也适用豁免。有的省份(湖南、上海、河南等省)已经在接待日给予说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低价豁免后,从去年四同,再到今年的一览表价格治理,很多企业就低差比、联动,多一分都要调整到位。像这种情况,如果共识出台后,原来的价格治理是否还会给予机会?虽然说看似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希望各省在执行层面给予弹性执行。




第三点:医疗机构是否借此发挥二次议价的积极性?!

根据三版共识要求,药品挂网价格为医疗机构采购最高价,医疗机构在平台挂网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企业协商议定实际采购价格, 议价结果不高于挂网价格并在省级平台登记后有效。三版共识较之第一版共识,在医疗机构的议价层面,口风明显回调,但仍然是允许医疗机构在挂网价基础上进一步与企业议价,对医院来说,议不议价,取决于医院的规模大小,取决于财政投入,取决于国考任务指标,也取决于DRG、DIP等相关因素。对企业来说,要严防院内价格出现跑冒滴漏,仍然是重中之重。





第四点:药品挂网进行价格阶梯限制

根据三版共识要求,在本地平台申请挂网的首个过评仿制药, 挂网价格不高于参比制剂挂网价 70%。在本地平台申请挂网的首个未过评仿制药,挂网价格不高于参比制剂挂网价 60%。同名同方、异名同方的挂网价格不高于在本地平台申请挂网的首个中成药价格的 80%。在本地平台申请挂网的首个生物类似药,挂网价格不高于参照药挂网价格的 80%。无独有偶,早在上个月,内蒙古招采部门已经提前启动相关挂网要求,在发布的全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明确药品新增挂网规则的通知》中,对于常规药品、集采药品、医保谈判和竞价药品等挂网规则和价格限制,做了明确。尤其是过评仿制药与未过评仿制药的挂网原则基本上参考了70%、60%,预计共识出台,价格阶梯限制将全面放开。

第五点:1.3成为院内院外比价生死线

院内渠道,民营医院价格仍然是相对的天花板,申报挂网价格要小于或等于民营医院价格。三版共识要求,不同渠道间的差价比价关系。企业申报挂网价格原则上应与供应当地定点民营医院价格保持相当。企业申报挂网价格原则上应与当地社会药店零售价格和互联网售药平台“即时达”价格保持相当,申报价格高于当地社会药店零售价格和互联网售药平台“即时达”价格集中区间 1.3 倍的,平台应及时督促企业调整挂网价格至合理水平。这一条是很有弹性的要求,估计各省也感觉如果强制要求,目前来看也不现实。所以,对于这种价格治理,给了一个1.3倍的价差。如果被查到有超过1.3倍的,省招采部门可以督促进行调整。但说实话,1.3倍的空间的确比较严格,现在各大跑腿平台低价经常是满天飞,像浙江在部分药品挂网规则中,已经明确对院外价格进行了采集,如果不符合相关价格要求,则不给予挂网。


估计挂网共识出台后,围绕着相关政策的解读、执行、调整,从上到下,从招采、工业再到商业,又要集中忙一阵了,对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如何将挂网共识与目前正在开展的价格治理衔接好,让各方信服满意,才是省级共识出台后,最大的关注点。













本文转载自医药魔方,仅供参考学习。


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