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神州细胞重组人凝血八因子的出现,犹如一把锋利的长枪,一击刺破了这匮乏的阴霾,更是让无数血友病患迎来了新的希望。这就是生物产业的魅力所在,从极度匮乏到“无限量”供应,只在一项技术的突破和4000升规模的产能距离。
爆量与隐忧
爆炸性的收入增长来自于神州细胞首个商业化产品安佳因(重组人凝血八因子),同时,随着其首个抗体药物即抗肿瘤产品安平希(瑞帕妥单抗)于2022年8月获批,第四季度开始产生销售收入。
2021年7月,神州细胞安佳因获批上市,拟用于成人及青少年(≥12岁)血友病A患者出血的控制和预防;2023年1月,新增12岁以下儿童适应症。
安佳因是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工艺和制剂均不含白蛋白的第三代重组人凝血八因子产品,也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重组人八因子,具有两个显著优势:一是高产能;二是高稳定性。
安佳因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就跃升为10亿级别的单品,当然除了神州细胞商业化能力出众之外,我国血友病患者急缺重组人八因子的现状或许才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
我国血友病患者众多并且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根据《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2022年国内血友病患病人数为14.6万人,其中80-85%属于甲型血友病。
但是我国血友病A患者比较不幸,凝血八因子长期供应量小,治疗极度未被满足。从WFH的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的八因子人均使用量极低,仅为0.26 IU/人。2019年,全球平均使用量为2.595 IU/人,高收入国家达到6.01 IU/人。
随着安佳因的出现,我国重组人八因子“无限量”供应或许将成为现实。
不过,神州细胞的先发优势可能保持不了太久。
2019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鼓励企业开发和上市重组八因子,一批国内企业借此加快了重组八因子的开发。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款重组凝血八因子提交了上市申请,4款重组凝血八因子处于临床III期在研状态,还有1款Fitusiran是Alnylam与赛诺菲共同开发的血友病RNAi疗法产品,也处于临床三期。
另外,全球范围内,可能“治愈”血友病的基因疗法也屡获进展。其中,2022年5月,《柳叶刀-血液病学》上发表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信念医药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国首个肝脏靶向腺相关病毒(AAV)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研究成果,数据令人兴奋。
尽管如此,神州细胞有爆炸性的产能护身,即使在竞争对手出现之后,或许也能通过价格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疫苗爆款?
然而,神州细胞另外一款疫苗则前景广阔,一片光明。
根据年报披露,神州细胞的14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产品SCT1000正在与国家药监局沟通Ⅲ期临床研究方案,待确定后将尽快启动Ⅲ期临床研究,并计划在2023年内完成入组。
SCT1000是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14价HPV疫苗,涵盖了WHO公布的全部12个高危致癌的HPV病毒型及2个最主要导致尖锐湿疣的HPV病毒型,其生产在工艺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较高的技术门槛。SCT1000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独有的无弹状病毒污染的昆虫细胞株进行产业化生产,可避免后续工艺变更的潜在风险。
目前,国内多家企业正在布局HPV疫苗,九价HPV疫苗临床企业较多,万泰生物、沃森生物、博唯生物和康乐卫士研发的九价HPV疫苗目前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预计国产九价HPV于2025年获批上市。而根据神州细胞SCT1000的临床进度,极有可能赶超九价HPV疫苗的获批时间,值得期待。
不过,远景虽然可观,但神州细胞目前首要的目标还是尽快缩小亏损,实现自我造血。承担自我造血任务的,神州细胞将重担压在了一众生物类似药上面。
管线还需充实
2022年8月,神州细胞的瑞帕妥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平希)获批上市,用于新诊断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
瑞帕妥单抗是一款新型抗CD20单抗,它由30%的鼠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Fab和70%的人IgG1抗体稳定区Fc片段构成,是一种人鼠嵌合IgG1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以生物创新药申请开展临床研究。瑞帕妥单抗能与B细胞上的跨膜抗原CD20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启动了多种机制介导的免疫反应来杀伤B细胞淋巴瘤,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这款产品2009年就已启动临床试验,至获批历经13年之久。从结构上看,瑞帕妥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只存在一个氨基酸的差异,因此可看作是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
截至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CD20抗体药物包括罗氏的利妥昔单抗、奥妥珠单抗和诺华的奥法妥木单抗以及两款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信达生物的达伯华和复宏汉霖的汉利康),整体市场规模约38亿元。
另外,在神州细胞研发管线中,SCT630(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和SCT510(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已提交上市申请。在国内,这两款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已经白热化,面临集采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其中,国内目前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已经获批6款,还有20余家制药企业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处于研究阶段,除了神州细胞,泰康生物已提交上市申请,华兰生物、武汉生物所、丹红制药、通化东宝等处于临床III期。
因此,如果过多将承担扭亏的任务放在生物类似药身上,或许希望将很大程度上落空。
那么,神州细胞的在研管线中,还藏有其他秘密武器吗?
很遗憾,我们在神州细胞在研管线中,只发现了一款PD-1以及EGFR单抗SCT200,便再无其他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药项目。PD-1自不必多说,已成为人手一份的标配,SCT200则仍处于临床试验早期阶段,难成气候。
根据年报,2022年,神州细胞研发投入9.73亿元,其中研发费用投入8.86亿元,同比增长20.93%。或许是新冠疫苗管线占据了太多的研发资金,致使神州细胞目前再无力布局其他项目。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