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平台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平台新闻
14465.5亿元!2024上半年医药遇冷,收入利润双下滑!
发布时间:2024-09-29 16:09 阅读次数:630
分享

9月26日,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网站消息,《2024年上半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披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仍出现负增长,行业进入调整阶段,企业普遍经营承压,行业发展形势较为严峻。


2024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465.5亿元,同比下降1.4%;实现利润2111.2亿元,同比下降1.2%。


以上三项指标的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4.8、4.3和4.7个百分点,改变了多年来在工业领域领涨的态势。《报告》显示,分子行业看,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小幅下降,但利润实现了增长。 



01  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不乐观


1、宏观经济与行业现状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年,宏观经济总体平稳,新动能加快成长。


医药工业受疫情影响消除,经济运行出现积极迹象,但主要经济指标仍负增长,行业进入调整期。


2、主要经济指标


上半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营业收入14465.5亿元,同比下降1.4%。

利润2111.2亿元,同比下降1.2%。


3、子行业情况


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小幅下降,但利润增长。


中药饮片是唯一收入和利润均增长的子行业。


生物制品营业收入恢复增长,但利润下降。


中成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器械等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为负增长。


4、影响因素


医药出口由负转正,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1%。


创新产品实现高增速,创新驱动转型成效明显。


国内药品终端销售出现负增长。


药品价格下行明显,集采范围扩大,价格下降。


行业面临紧缩风险,企业降本增效。


5、政策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创新药产业发展。


多个省市出台全链条创新药扶持政策。


深化医改稳步推进,药品集采提质扩面。


6、技术创新进展


上半年2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


国内药企在创新药领域达成多项License-out授权合作。


7、国际化发展


医药出口增长,上半年出口额5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


企业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场。


8、企业运行情况


行业龙头企业增长放缓,利润下降。


亏损企业占32.3%,亏损总额同比收窄。


9、区域发展


11个省(区、市)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


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浙江等医药大省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


02  中药饮片是唯一收入、利润均实现增长的子行业


生物制品摆脱了新冠疫苗影响因素,营业收入恢复了增长。 


中成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药专用设备等4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为负增长。





《报告》显示,上半年影响行业经济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是医药出口由负转正。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756.3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整体增速1.8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8.6%,其余子行业均为正增长,5个子行业还实现2位数增长,为行业经济指标贡献了增量。


二是创新产品实现高增速,创新驱动转型成效明显。一些近年获批上市的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市场独占性强的早期专利药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如泽布替尼、贝伐珠单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对于一批尚未实现盈利的Biotech公司,随着新产品、新适应症获批后商业化放量,以及实现对外技术授权,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整体亏损大幅缩减。


三是国内药品终端销售出现负增长。根据IQVIA分析,今年一、二季度医院药品市场增速分别下降1.4%和0.2%,虽然抗肿瘤药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但用药金额较大的中成药、抗感染用药、心血管用药销售下降明显;主要受非处方药销售减少影响,上半年零售药店市场同比下降1.2%。


在疫苗领域,上半年疫苗批签发数量同比减少2.8%,多数品种批签发数量出现下降。药品价格下行以及在加强行业监管的背景下一些药品推广受到影响,是造成药品终端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是药品价格下行明显。3月份第九批国家集采开始执行,从国家集采到地方联盟集采,药品集采范围持续扩大、种类增多,新进品种和续约品种都出现不同程度价格下降。“四同药品”价格治理、药品比价政策促使很多品种价格进一步下调。根据医药魔方的医院药品市场数据,上半年样本医院药品销量实现了10%左右的增长,但整体药品销售额基本持平,显示了价格因素的负面影响。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价格有涨有跌,部分产品价格企稳,显示出市场供需变化和阶段性平衡。


五是行业面临紧缩风险。调研显示,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内卷,企业普遍实施降本增效,减少资本性支出,控制人工成本,很多研发型公司压缩研发投入,也导 致了CXO、制药设备等领域营收下滑严重。另外不少企业库存高企、应收账款增加,一些医院端的资金压力传导到了企业,影响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


国内创新药:2024年上半年共有2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12个化学药、5个生物药和6个中药。其中化学药占比较多,治疗领域以肿瘤药为主。从企业主体看,传统大型制药企业占比更大,正大天晴有3个新药获批、海思科有2个新药获批,华润三九有2个中药经典名方上市。


技术创新性强的产品增多,依沃西单抗在单药是全球首个PD-1/VEGF双抗,戈利昔替尼胶囊是淋巴瘤领域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妥拉美替尼胶囊是国产首款MEK抑制剂,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是国产首个针对ROS1阳性NSCLC的靶向药,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是国内第五款CAR-T产品,这些产品的上市为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创造了条件。





03  医药工业该怎么办以及未来形式预判


医药工业应该怎么办?


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或许难以完全掌控,但市场策略与企业运营却是企业能够主动把握的关键。那么面对当前形势,医药工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市场研究,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业趋势,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创新是医药工业发展的关键。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升级需求。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最后,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团队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措施,构建高效、稳定、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医药工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加强创新和管理,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年,宏观经济总体平稳,新动能加快成长。医药工业受疫情影响消除,经济运行出现积极迹象,但主要经济指标仍负增长,行业进入调整期。


展望全年,国际发展环境复杂,国内发展环境预计仍将延续上半年的态势,面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价格治理、医保基金筹资放缓、医药投融资萎缩等外部压力,医药工业实现全年营业收入正增长仍存在不小的困难。


但同时应当看到,医药工业具备较强的韧性,来自外部的压力将促进行业加快调整和洗牌,促成产品、产能、企业资源整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随着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鼓励医药工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逐步起效,创新驱动转型、医药出口升级等行业新动能形成,医药工业能够较快恢复到稳定增长的轨道。




来源: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药爪 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