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实是,这些关键变量就像故意跟人躲猫猫的调皮鬼,始终不肯露出真面目。在安永第 35 份年度《生物技术无国界》报告里,分析师们无奈地吐槽:“这哪是在做分析预测,简直是在玩一场没有线索的密室逃脱!”
安永美洲生命科学部门负责人阿尔达・乌拉尔博士在电话会议上更是直言:“今年可能是最难预测的年份之一,想给未来六个月到六年的创新发展定个基调,比在迷宫里找出口还难!” 他还特意强调,地缘政治因素必须得考虑,尤其是中国。他形容中国现在就像一个超大型的创新 “永动机”,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疯狂输出创新成果。
投资环境:被不确定性 “封印” 的 “寒冰之地”
这些不确定性就像给投资环境下了一道 “冰封咒”,生物制药行业首当其冲,其他领域也跟着遭殃。瞧瞧 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直接来了个 0.2% 的 “俯冲”,这数据看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安永在报告里谨慎地写道:“现在可不是拍着胸脯做大胆预测的时候,这些预测没准明天就成了‘打脸’现场。不过话说回来,越是这种充满变数的环境,越像一个‘机遇盲盒’,胆大的企业说不定能开出隐藏款惊喜。手里握着‘抗风险神器’(降低风险资产)的公司,还能继续从财大气粗的大型制药公司那里拿到‘救命钱’。等哪天不确定性这层迷雾一散,并购(M&A)市场估计得像过年放鞭炮 —— 噼里啪啦热闹起来!”
安永还给决策者们支了招,核心思想就是 “稳住基本面,别浪”。还没盈利的公司,得像守财奴一样谨慎分配资源,能省则省,集中火力攻克最有希望的项目;已经盈利的公司,要像警惕小偷的保安,时刻关注政策变化,仔细检查自家的供应链、制造网络和员工配置。安永还着重提到,人工智能在这些方面就像一个超级 “外挂”,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甚至直言:“人工智能这波‘上车潮’,谁不上谁后悔,它正风风火火地改写行业的‘剧本’呢!”
生物技术格局:喜忧参半的 “冰火两重天”
安永生命科学战略负责人阿什温・辛加尼亚在电话会议上总结,去年的生物技术行业就像一道口味复杂的 “黑暗料理”,喜忧参半。从数据上看,虽然收入涨了 7%,研发支出也增加了 12%,但行业员工人数却减少了 5%,原因无他,各公司都在疯狂 “砍项目、攒现金”,生怕资金链突然 “断供”。
辛加尼亚无奈地说:“现在差不多 40% 的上市生物技术公司,现金储备撑不过一年,融资环境简直比春运抢票还难!”2024 年,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融资额直接“跳水” 10%,跌到 730 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更是 “雪上加霜”,同比又降了 17%。更有意思的是,虽然早期阶段融资增长了 10%,但早期交易数量却减少了 20%。这说明啥?投资者们现在都学精了,把钱都押在少数 “潜力股” 资产上,就像买彩票只买最可能中奖的号码。对比一下,2019 年有 961 轮融资,平均规模 2100 万美元;到了 2024 年,融资轮数降到 644 轮,但平均规模涨到 3600 万美元,妥妥的 “钱少项目精”。
安永美洲生命科学部门及生物技术负责人里奇・拉姆科调侃道:“风险投资公司(VC)现在就像‘守财奴’,把钱紧紧攥在手里,只留给自家最得意的公司和产品。” 不过乌拉尔也带来了点好消息:“虽然环境艰难,但行业的基础技术和科学实力还在,就像一座埋着宝藏的矿山,只是现在不好估值。”
并购趋势:被政策 “按头” 的行业 “姻缘”
安永透露,在前总统乔・拜登任期快结束时,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就像一个严格的 “婚姻调解员”,接连出手阻止了好几笔并购 “姻缘”。一些本可能让公司在某类药物定价上 “称王称霸” 的中型收购案,也被 FTC 无情 “棒打鸳鸯”。
更让人意外的是,FTC 加强审查这招,特朗普政府居然 “照单全收”,继续执行。这政策的威力在过去 18 个月的交易里体现得淋漓尽致。2024 年,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之间只达成了 54 笔交易,总价值 770 亿美元,平均每笔 14 亿美元;再看看 2023 年,61 笔交易,总金额 1535 亿美元,平均每笔 25 亿美元,差距一目了然。
不过,2024 年行业另辟蹊径,大量开展联盟合作,就像单身男女改走 “相亲大会” 路线。数据显示,220 笔交易涉及高达 1440 亿美元的 “生物美元”,创下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安永分析说:“这趋势说明制药公司都把宝押在临床或监管里程碑上。不过对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这就像一场‘豪赌’,要是临床实验失败,资金来源可能瞬间‘断流’。” 值得一提的是,涉及中国的交易活动突然 “爆火”,2024 年和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达成 40 项联盟,数量不变但价值从 2023 年的 243 亿美元涨到 315 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更是 “火力全开”,又达成 13 项联盟,涉及 180 亿美元生物美元。
虽然现在并购活动有点 “萎靡”,但安永认为,它早晚会迎来 “大爆发”,只是得等政策变化的 “妖风” 停一停。毕竟,行业前 20 大制药公司个个都是 “隐形富豪”,今年年初现金储备合计高达 1.27 万亿美元。再加上全球好几款畅销药专利即将到期,到 2028 年预计会出现超 3000 亿美元的收入缺口,这些制药商为了 “补血”,肯定得靠并购 “续命”。拉姆科信心满满地说:“等不确定性一消失,并购和合作不得‘火箭速度’起飞?到时候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估值上升、投资者赚钱再投资、IPO 市场也会重新热闹起来。好多优秀公司都在‘候场’呢,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不确定性何时消退:行业等待的三个 “命运开关”
乌拉尔把行业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三个宏观里程碑上,这三个关键节点就像决定行业命运的 “开关”。
第一个 “开关” 是关税。《贸易扩展法》第 232 条赋予总统基于国家安全征收关税的权力,现在正在审查中。审查结果将决定特朗普有没有 “权力钥匙” 对药品征收关税。虽然调查截止日期是 4 月启动后的 270 天,但特朗普已经迫不及待地放话,药品关税 “马上就来”,这消息让行业人心惶惶。
第二个 “开关” 是美联储 9 月的会议,大家都在猜测届时会不会降息。乌拉尔解释:“IPO 和利率就像一对‘冤家’,美联储降息,IPO 市场就会‘热闹开张’。”2024 年有 30 家生物技术公司上市,比 2023 年多了点,但和 2010 - 2020 年每年平均 54 家的水平比,还是差得远。而且 2024 年 9 月那次降息,也没像预期那样让 IPO 市场 “爆燃”,“IPO 积压” 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三个 “开关” 是税收法案,特朗普夸它是 “伟大而美丽的法案”。这法案已经在众议院通过,正在参议院 “闯关”。乌拉尔说,如果能出台对企业友好的税率,那企业手里的资金就能 “撒欢儿” 投资了。
乌拉尔最后总结:“关税、美联储利率、税收法案,这三个‘大 BOSS’要是能在10 月 1 日前‘通关’,市场肯定会来个‘大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