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更新其《廉洁四川》系列节目,对今年以来多起医药领域腐败典型案例进行了曝光。
相比于此前展开的“纠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工作释放出医药反腐再升级的信号,各省整治工作也相应升级。
目前正在展开的新一轮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包含六个方面:
根据整治重点等内容,各省均已建立了地方集中整治工作协作机制,加大对典型问题处置及通报力度,提出对涉及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回头看”。
据四川南充市纪委监委通报,今年9月,当地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张宗辉在2011年至2019年期间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目前,张宗辉涉嫌犯罪问题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初被查的168位医院院长、书记中,就有至少10位已退休多年或将在今年退休。对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大起底”也再次警示,要想真正“平安着陆”,只能做到“永不沾腐”。
在今年的医药反腐倒查中,大数据监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审计厅电子数据处副处长范露萍提到:“我们通过分析,发现部分医务人员出现较大廉洁风险隐患的疑点线索,比如有的医院人员或其配偶经商办企业,并向医院销售药械,个别医务人员使用个人微信来收取医院收入,以及涉嫌贪污或私设‘小金库’等疑点线索。”
在大数据、信息化治理下,“解散微信群”“删除收付款记录”等手段或将难以逃出多个大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碰撞、关联分析铺下的监管网络。
同时,为防止基层医疗机构等待观望、上热下冷等问题,各地也开始向州、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开展检查抽查等工作,湖北、江西等地的多家卫生院已召开自查自纠工作部署会,反腐压力已传递到县乡“神经末梢”。
在“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反腐行动中,除各级行政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外,医药企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经销商、医药代表也是重点监管对象。对“围猎”医院干部职工等行为,医院纪委将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
四川省人民医院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李俊涛表示,近四年,该院先后对27家涉案供应商给予永久停止合作、货款延期支付、将商业贿赂违法行为抄送市监局并公开通报等处理,下一步工作中,该院将继续“一严到底”,倒逼供应商合规经营。
本文转载自药智网,仅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