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DC也加入了这场狂欢之中。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2年国内企业ADC领域间的合作与对外许可授权已经占据同期国内企业总交易金额的半壁江山,这种火热的趋势延续到2023年的当下仍未见到明显衰减趋势。除了大额的融资、交易仍频频发生外,企业家、投资人也在各种主题会议上对ADC津津乐道投资人兴奋的可能是PD-1过后终于又来了接棒选手,而企业家激动的是ADC再一次表现出泛肿瘤潜力而触动的无限想象.
即便如此,ADC药物已经在血液瘤和实体瘤领域展现出的巨大临床价值,对于百济神州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百济神州手握市场领先地位的国产BTK抑制剂和PD-1抗体,如果能够进一步布局ADC药物,必将为其进一步巩固血液瘤和实体瘤领域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提供持续的助力。
加之,国内外多家ADC企业,如第一三共和Seagen等,通过它们的产品策略充分验证了建立成熟的ADC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同疾病和靶点领域广泛布局各类高质量的ADC药物,以构建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因此,无论是在临床价值、领域优势、市场竞争、企业发展还是资本投资方面,百济神州都毫无理由置身事外。
百济神州加快ADC布局
近日,百济神州宣布与映恩生物达成一项独家选择权和授权合作协议,百济神州获得一款拟用于治疗特定实体瘤的临床前ADC药物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映恩生物将持续开展该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并支持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
这不是百济神州在ADC领域布局的首个产品,但却是引进的首款国产ADC创新药物。众所周知,百济神州在自主研发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其自主开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是首个真正意义上实现国际化的本土创新药。而泽布替尼也真真切切地在头对头的研究中证实了BIC属性,伴随着逐渐提升的销售业绩彰显自身的临床价值和市场潜力,使得艾伯维也不能坐视不理。
同样,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国内首批上市的PD-1抑制剂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展现出头部优势,也是非常难得和不俗的成就。此外,在新一代产品布局中,HPK1也有着FIC潜质、BTK PROTAC更是进行了广泛探索和深度布局、双特异性抗体早已浮出水面。相对而言,在ADC领域,百济神州的布局却略显保守。
2021年的研发日,百济神州曾表示,ADC也将是其重要产品布局方向。然而,从目前百济神州的管线产品来看,ADC领域依旧没有披露自研产品。
不过,百济神州近期公开了首篇ADC相关专利(WO2023125530),初步展示了百济神州对ADC药物中连接体(Linker)和毒素的探索思路,这可能也预示着百济神州自主开发的ADC产品或将走上台前。
此前,百济神州曾引进了Zymeworks的HER2 ADC产品ZW49,这款产品一直是其管线中唯一的ADC药物。然而,随着德曲妥珠单抗的成功,所有HER2 ADC产品都需要面对新的竞争对手,不可避免地需要重新审视和规划研究策略。百济神州可能也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其ADC药物领域的研究方向。
此次,与映恩生物达成ADC产品合作,进一步显示了百济神州在ADC领域加快布局的决心,意味着百济神州不仅仅依靠内部的自主研发,也将积极寻求与外部伙伴合作,以加强ADC领域的产品开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无远谋难以长久。正如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博士所表示,百济神州‘端到端’的ADC生产能力,已经建立了全球范围内推进ADC管线的优势地位。真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百济神州可谓是已经为ADC创新产品的面世做足了准备。
近期,百济神州也宣布,将于7月18日举办投资者研发日活动。百济神州在ADC领域是否还有新的谋划、哪些自研产品将首次亮相,我们静待揭晓。